1DSC_0595

花蓮壽豐的農業相當發達,除了河床地形適合西瓜種植之外,其它區域更適合有機農業的發展,「江玉寶有機農場」就是一個例子。

由於農業相當耗費勞力,所以一定要用自動化的設備來協助種植蔬果,在溫室裡的果菜不受颱風水災的威脅,自然生長出來的果實更是漂亮。

1DSC_0677

「靠天吃飯」的行業,農業首當其衝,所以蓋了一座溫室,讓蔬菜與小蟲一同生活,每一種小蟲都有一個天敵,一物剋一物的情況下,蔬果自然就受到保護。

1DSC_0617

走道上,可以看到一些成熟的果實,大小不一,生長的十分自然,在沒有農藥的情況下,現採現吃其實也是可以的。

1DSC_0622

鮮紅欲滴的小蕃茄,看起來挺飽滿,吃起來也蠻多汁,有著天然的清甜。

1DSC_06351DSC_0644

這裡的每一間溫室都有不同的種植主題,看得出主人的用心。農場主人接手父親事業,初自都市返鄉時很抗拒,然而,有時候該是你的就是你的,不是你的也沒法強求,於是農場主人下定決心,要比傳統農業做的更好!

1DSC_06461DSC_0654

因為比別人多了一點點堅持,所以種出了品質絕佳的百合,更受到國宴青睞,不但總統馬英九愛吃,連立法院的官員也相當喜歡。

1DSC_0668

一盒售價500元的百合,不但給予農民實質的鼓勵,從一片紅海之中跨入藍海,也看到花蓮有機農業的新希望。

1DSC_0663

江玉寶生態農場

地址:花蓮縣壽豐鄉民族街10號

電話:0953 224 856

1DSC_0680

今日第二站來到「如豐琢玉工坊」,俗話說得好:「玉不琢不成器,人不學不知道」,常在玉市看到飾品,但你知道怎麼做的嗎?

1DSC_0689

姜老闆對台灣玉石的研究非常用心,材質、工法、選購都能說出獨到見解,來到這一站,真的受益良多。

1DSC_0775

店門口擺放許多未加工過的玉石,從紋路及斷面就能判斷它材質好壞,選材後再做加工。

1DSC_0751

利用手電筒一照,可以看到台灣玉的斑點,有如身份證一樣,每一組都不一樣,獨一無二的花紋,也是玉石愛好者喜歡收集的原因。

1DSC_07301DSC_0753

玉該怎麼加工呢?它必須經過切割、設計、成型、研磨、拋光、組合的過程,才能成為市面上看到的成品。

在磨玉的時候,一定要很細心的慢慢來,讓表面沒有稜稜角角,越是飽滿越好看。

1DSC_07451DSC_0759

遊客來此可以體驗磨玉DIY,做好的成品還可以帶回家,自己磨過更有意義,好玩又有趣!

1DSC_0780

一刀窮一刀富,一塊玉好不好,不切開不知道,幾百萬與幾百塊的差距就在手起刀落間,這就是賭石。

喜歡玉石的人,來到「如豐琢玉工坊」一定能滿載而歸的!

1DSC_0790 

如豐琢玉工坊

地址:花蓮縣壽豐鄉忠孝街91號

電話:03 865 2323

1馬太鞍 (87)

第三站來到馬太鞍濕地,它的地下湧泉造就絕佳生態,就連池子裡的魚,個個都是肥美而活潑,看到我們來,就聚集成群,彷佛在說:「歡迎光臨!」

1馬太鞍 (84)

結合教育館與餐廳,還有原住民風味的伴手禮,來到此地要待上一個下午絕對沒問題。到了室內坐好定位後,隨即進行手工藝品的DIY。

1馬太鞍 (4)1馬太鞍 (79)

用天然的種子來做公仔,對我們來說都很新鮮,原來還有這麼多沒看過的種子呢!

像這個長得像粽子的棋盤腳,著實讓我們大吃一驚,第一次看到,太有趣了!

1馬太鞍 (51)1馬太鞍 (73)

如果是全家大小一起來的話,可以做很多不同的DIY,四個人就有四件作品,在一陣手忙腳亂之後,完成啦!

1馬太鞍 (77)

1馬太鞍 (89)

今天剛好遇到大雨,不然就可以去碰碰天然湧泉水,感受地底礦泉的清涼感。

導覽老師介紹當地的捕魚方式,巴拉告(Palagaw),大自然的電冰箱,在溪裡蓋豪宅等魚游進來,想吃魚再去撈,一種請君入甕的概念,老祖先的智慧。

不僅如此,還可以看到許多水生植物,以及都市看不到的物種,親眼看到更能感受震憾。

1馬太鞍 (95)

晚餐吃的是石煮鍋大餐,用蛇紋石加熱到600度,再放入葉片做成的鍋子中,幾秒之後水就會變得沸騰,把鍋裡的魚蝦給煮熟,這又是一個老祖先的傳統智慧。

1馬太鞍 (90)

丟入石頭後,水不斷的冒煙,把魚肉的鮮甜鎖在裡面,保留原汁原味。

P1100058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圖片提供:蘇彩娥)

1馬太鞍 (102)

其它豐盛的晚餐還有紫米飯、滷豬腳、私釀豆腐乳、放山雞、烤魚、涼拌菜等等,光看這桌就笑得合不攏嘴!

1馬太鞍 (110)1馬太鞍 (113)

炸臭豆腐及炒金針花也是別處吃不到的喲!

馬太鞍 (2)1馬太鞍 (105)

這幾年跑過這麼多部落,我喜歡霧台的原始感,更喜歡馬太鞍保留台灣最後一片淨土的天堂之地,如果我們能一同維持生態永續,支持有機農業,相信下一代一定能以我們為榮!

最後感謝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及花蓮縣政府農業處/農村景觀科的協助,讓我們能看到花蓮不一樣的風貌。

馬太鞍 (91) 

指導單位:行政院農業委員會

主辦單位:花蓮縣政府農業處/農村景觀科


arrow
arrow

    Mr.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