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見蘭陽博物館, 有兩種美.
遠看與水面倒影相互呼應之美;
近看斜坡直上雲霄之美.
姚仁喜建築師團隊的作品,
一向以結合當地文化為靈感,
並著重人文與空間的感受.
說它是藝術品一點兒也不為過.
要在沼澤處建這麼大一座建築實為不易,
整體以二十度角傾斜, 順著烏石礁的地形,
配合大量的三角形元素(山峰之意)
不論是日出或是日落,
影子的變化也為整個建築加分.
外部採不同大小的石材,
像是印度黑石材、火山綠石材、加利多利亞石材、
與南非淺黑石材等4種不同石材,
搭配鑄鋁板, 象徵它的音符變化與節奏律動,
由於它太高了, 所以拍這個角度已經是我的極限了.
無法拍到整體建物, 除非有人想要下去沼澤"泡"一下.
一向習慣垂直的人們, 進到這空間裡, 可能會有不適應的感覺.
自然光從一整面的玻璃帷幕透進室內,
雖亮度不足仍需開燈,
不過走在其中就像日光浴一般,
享受有如身處戶外, 人與自然的結合.
這個玻璃帷幕也大有學問,
運用LOW-E鍍膜玻璃,不止反射紅外線充分阻隔陽光熱輻射進來,
空氣層亦能阻隔熱能傳導,讓室內冬暖夏涼.
為了加大展示空間,
採室內無柱挑高二十七米的跨柱, 也是技術上的一大突破.
空中走道也是一絕,
在這斜二十度的空間中還有這麼水平的走道,
與一旁的手扶梯, 看似複雜的交錯卻亂中有序.
入口處的日光燈柱代表了宜蘭當地多雨的氣候, 十分用心.
我最喜歡的是它簡單的線條,
以及大小不一的玻璃帷幕.
看似簡單, 但對工班來說卻是要不斷的俢正尺寸再崁入,
讓我們再此為工班們上致上最高敬意!!
出口處可以看到很多石牆, 完完全全就是建材在地化,
最之於當地用之於當地的最佳寫照.
by the way~
博物館位在沼澤地區,
遠看雖然很美, 但在這看草不是草的地形,
還是繞外圍的步道走進去比較安全,
不要直直給他衝下去嘿!!
大元建築及設計事務所
蘭陽博物館官方網站
http://www.lym.gov.tw/ch/Index/index.asp
蘭陽博物館在哪裡?
宜蘭縣頭城鎮青雲路三段750號
Mr.Ray
本文引用自:
http://inrayarchi.pixnet.net/blog/post/18047060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0月7日~10月16日請至: